在司法公开持续深化的当下,庭审公开工作已成为展现司法公正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。为进一步强化审判人员庭审驾驭能力,让庭审直播、录播工作更专业、更规范,绥滨县人民法院近日集中组织审判辅助人员开展了庭审直播、录播工作公开操作专题培训,以“直播、录播+能力”双轮驱动的方式,推动司法服务再升级。
精准定位需求,锚定能力提升方向
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的程序规范与庭审操作能力提升两大核心,由县法院综合办信息技术人员张维新主讲,张维新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培训前,他通过广泛调研收集审判人员在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难题、庭审流程把控困惑、突发情况应对短板等痛点,精准定制培训内容。从庭审直播设备调试、画面切换、声音采集等基础操作,到庭审直播节奏掌控、司法礼仪规范等庭审能力提升要点,进行全方位、系统化讲解,确保培训内容贴合实际工作需求。
理论实践结合,助力庭审能力进阶
培训采用“理论授课+实践操作”的模式。在理论授课环节,技术人员深入讲解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,强调庭审直播不仅是技术展示,更是司法能力与司法形象的综合呈现。通过案例操作分析,详细拆解庭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,例如如何清晰准确地引导当事人陈述、质证,怎样规范庭审语言和肢体动作等,让参训人员深刻理解庭审直播、录播对庭审能力的高要求。
实操演练环节在法庭现场模拟操作,参训人员分组进行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操作全流程演练。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真实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标准进行。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直播、录播设备操作,及时纠正操作中易发生的问题,让参训人员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直播、录播公开的操作水平。


注重保密处理,确保信息公开安全
在培训过程中,特别强调了庭审直播、录播中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。要求工作人员在直播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等相关规定,不仅要通过司法公开展现司法的庄重与严肃,还要有效的防止了个人隐私泄露。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如何对当事人的敏感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,确保在公开庭审的同时,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此次庭审公开操作培训,是绥滨县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、深化司法公开的一次实践。县法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持续强化审判辅助人员庭审能力培养,不断优化庭审直播、录播公开工作,以更专业的庭审表现、更规范的庭审公开操作,向社会公众展现司法的公平正义与温度,让每一场庭审公开都成为普法宣传的生动课堂,奠定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