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走在前列】进百村 讲百案 利百姓 | 绥滨县法院“百日活动”第二期:聚焦民生纠纷传递法治力量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09:19:16
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充分发挥司法力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效能,绥滨县法院精心策划的“进百村、讲百案、利百姓——助推法治乡村建设”百日活动已迈入第二轮宣讲阶段。本周6名法官深入10个村屯,通过生动讲解各类民生纠纷案例,细致解析生活场景中的法律要点,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角落,切实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。

“有农户在自家菜园喷了杀虫剂,没设警示牌,结果毒死了邻居家散养的家禽,最后赔了七成损失。”在绥滨镇凤仪村的菜园里,法官眭焕站在田埂边,指着身旁的菜畦说起农药误伤家禽的案例,他特意点出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——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”。用村民熟悉的田间事解读法条,把生硬的法律条文变成了看得见、用得上的生活道理。这场扎根菜园的“沉浸式普法”,让村民们听得明明白白,原本觉得高深的法律,一下子就和自家过日子的事儿挂上了钩。


“有人一起喝酒,明知不能喝还硬劝,喝出问题得赔偿;喝完酒没照顾好,没保证安全,也可能要担责任。”在胜利村,法官助理杨秀泉讲的饮酒安全案例,正对应着《民法典》里的相关条文。村民们听着案例,不时插问具体情形,这些疑问让法律条文有了更实在的注解。村民知道了喝酒时该注意啥,杨秀泉也从大家的提问里,摸透了村里人情往来中的法律顾虑。这样的交流,让村民心里有了数,也让法律适用更贴合乡村的生活实际。


农村生产生活里的这些寻常事,看似稀松平常,却藏着不少纠纷隐患。法官们借着一个个具体案例拆解其中的法律门道,用村民听得懂的乡土话把法理讲透彻——村民们看清了风险在哪儿、权益该怎么守,遇到事儿心里有了准谱;法官们也在听村民唠家常、解他们心头惑的过程中,摸透了村里的实际情况,练硬了做群众工作的真本事。

 

 

眼下,“百日活动”正开展得如火如荼,接下来,法官们还会走进更多村屯,把这样的双向互动延续下去,让法律既护着百姓踏踏实实地过日子,也跟着这浓浓的泥土气增长更多服务基层的真本领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